70岁卖房自驾游的阿姨,和被微信困住的老人,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
中年以后,开始慢慢考虑养老和退休的事情。最近看了两个阿姨的不同境遇,颇为感慨。
一个是热搜上,某阿姨令人揪心的哭诉。
阿姨大概六七十岁样子,因为要拿免费的抽纸,把手机给营销人员操作,结果被封号了。阿姨一下子傻眼了,流着眼泪说:两天看不到微信,生活都没了乐趣。我怎么办啊?我的老朋友,老同学全在微信里,谁也找不到。这下我要孤独终身了。
听起来很辛酸也很不可思议,一个社交软件被封,就等于被封锁了整个社交圈,连生活的乐趣都被剥夺了。老年人仿佛是比年轻人还要严重的网瘾患者。
但是仔细想想,很多老年人,真的整个社交圈都在微信里,手机是他们主要的社交方式和乐趣来源。
比如我妈,夕阳红旅行团常客,平时出去聚会呼朋唤友,也还是通过微信。她的群活跃度比我都高,平时群里有人晒新买的衣服,精心准备的饭菜,自己养的花花草草,猫猫狗狗,她们都要一人回一句才算礼数周全。朋友圈也是每条必看。
如果她老人家微信出了问题,一定会要求我排除万难也要帮她解决。
这还是比较潮的老太太。
我朋友的婆婆,有两个儿子,她在小儿子家带孙子。朋友总是抱怨,说老太太看孩子不专心,老是看手机,有一次她亲眼见孩子跑出去老远,老太太还在原地看手机。
这种操作当然不对,但是转念一想,老太太不旅游,不跳广场舞,不打麻将,成天在家守着三寸丁的小娃娃,外加买菜做饭洗衣服,唯一的乐趣就是玩玩手机。而且她俩儿子,不能说身在曹营心在汉,但是日常关心一下大儿子和大孙子也无可厚非。在老家的老姐妹们面虽然见不着,网上聊聊天,拉拉家常还不行吗?
要是把手机给她剥夺,她的世界还剩下什么?
很多老年人,一旦失去了手机就跟坐牢一样,没办法和世界联结了。那些留守的,独居的,独在异乡给儿女带孩子的老人,早就习惯了赛博社交。
能见面侃大山谁愿意wifi诉衷肠呢,奈何身不由己,山高水长。
手机既是老年人接触世界的触角,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枷锁,一旦失去了聊天工具,老年人就成了孤岛。
和自称要“孤独终老”的阿姨截然相反的,是卖房自驾游的老年勇士张瀛。
70岁的上海阿姨张瀛,61岁那年考出了驾照。62岁那年,她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车。
张瀛一辈子没有结婚,也没有孩子。毕业后,她在体制内工作,是在编数学老师。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在枯燥的备课、讲课、批改作业中消磨掉。
网友评论